贵阳市委党校学报
主办单位:中共贵阳市委党校
国际刊号:1008-780X
国内刊号:52-5029/D
学术数据库优秀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来源期刊
       首 页   |   期刊介绍   |   新闻公告   |   征稿要求   |   期刊订阅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本站业务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期刊简明目录
      本刊论文精选
      过刊浏览
      论文下载排行
      论文点击排行
      
 

访问统计

访问总数:18339 人次
 
    本刊论文
2016年11期 图书馆地方文献建设与服务工作的探讨

摘 要:本文对地方文献建设的重要性、共建共享服务工作的意义,及现有问题进行了探讨和研究,并提出了对地方文献服务工作的建议,有益于解决当下地方文献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形成地方文献共建共享服务工作的共识,凝聚各方力量,拓宽服务途径,促进地方文献资源保障体系的构建,更好地保障地方文献共建共享服务工作的有序开展。 

  关键词:图书馆,地方文献,共建共享服务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4(b)-0000-00 

  图书馆作为保存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机构之一,搜集整理、开发利用地方文献,是传承人类文明的职责需要,是丰富特色馆藏,为读者服务工作奠定充足的物质基础的必要举措。如何从广义上收集地方文献,狭义上保管、利用地方文献,推进地方文献资源数字化建设步伐,深入挖掘、弘扬和传承历史文化精华,为地方发展和建设服务,是互联网时代图书馆应面对的课题。 

  1 地方文献建设的重要性、共建共享服务工作的意义 

  地方文献是指记录有某一地域知识的一切载体,内容丰富多样,地方特色鲜明,它不仅反映了一个地区的自然资源,还反映了一个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方面的发展情况,为研究当地的历史演变、社会现象、经济状况等提供了重要基础,同时又是富含地方特质的精神财富。从八十年代开始,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迅速,地方文献资源建设也逐步得到重视,一些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地区图书馆,已经走在前面,得到了广泛认可,如首都图书馆、浙江图书馆、湖南图书馆等。近年来,我国也相继建立了“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中国科学院文献保障系统”、“中国图书信息网络(CLINET)”等文献保障系统,但从总体来看,地方文献共建共享工作仍然存在层次不齐、进展缓慢等问题。以内蒙古包头市为例,作为内蒙古最大的城市,历史悠久,人口众多,文化事业迅猛发展。但地方文献的共建共享服务工作却相对滞后,对于地方文献的研究工作却寥寥可数。因此,展开地方文献共建共享服务工作迫在眉睫。 

  随着网络环境的深刻变革,传统的地方文献建设与服务模式已难以满足读者和用户的需要和资源保障的需求。因此,实现地方文献的共建共享,保证地方文献信息资源的系统性、连续性和完整性,并尽快将其网络化和数字化,为读者提供更有效的信息服务,已是当今图书馆地方文献建设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 

  2 地方文献共建共享服务滞后的原因分析 

  地方文献的搜集整理、开发利用不仅是公共图书馆工作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其他图书馆的馆藏特色和服务特色,因而倍受社会重视。但是,由于缺乏一个地区性的图书馆协作规划,缺乏统一的标准,使得各图书馆的地方文献建设处于一种各自为政和自我封闭运行的状态,从而使地方文献的建设与服务工作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 

  2.1经费、硬件、设施条件不足。 

  随着地方文献的数量和种类也大量增加,各馆经费投入不足、馆容空间有限的矛盾相继出现。数据建设方面数据库规模小、更新速度慢、标准化程度低,网络化程度差,内容方面多以文字型、书目型数据库为主,全文型、字典型、指南型、事实型、图片图表型等数据库较少;如二次地方文献数据库、特色馆藏数据库这类的专题数据库建设方面,更显不足。 

  2.2重视不够。 

  有些图书馆对地方文献的建设不够重视,缺乏鼓励措施和有效管理。既没有开展有关地方文献的专门服务,也没有制订专门的地方文献建设工作计划,其结果是地方文献资源缺乏完整性和系统性。特别是作为镇馆之宝的一些珍贵的地方文献没有更好地开发利用,被束之高阁。 

  2.3各自为政,缺乏统一标准、规范和顶层设计。 

  各图书馆自我封闭运行,缺乏统一标准和规划,造成了地方文献资源或重复建设,或残缺不全,没有系统性和特色性。在地方文献书目数据录入中,主题标引缺省和不规范现象相当普遍。由于缺乏统一的标准,已建设的地方文献数据库也难以入网。与政府、其他图书馆、各档案馆、文物馆、志史办、宣传部等部门的横向联系和协调不足,缺乏相应法规或没有认真落实,地方文献资源保障体系无法有效构建。 

  2.4技术人员队伍参差不齐。 

  地方文献工作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学术性,由于地方文献资源建设理论研究不足,对图书馆员进行专业培训较少,许多工作人员缺乏相应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际工作技能,现代信息技术掌握不熟练,直接影响了地方文献资源共建共享的深层次开展。 

  3 地方文献共建共享服务的途径及对策 

  3.1注重收集,整合人力,加强导读服务工作 

  ⑴注重收集、整理工作。对地方文献的收集,应该建立一定的组织机构,制定健全的收集制度,确定收集的重点和范围,根据本馆的实际,设立专门的书库 由专人管理。积极拓宽地方文献资源的收集渠道,争取政府的支持,鼓励社会机构、民间和个人的捐赠,通过有偿交换、馆际互借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对散落民间的一些珍贵地方文献进行采收购,以完善馆藏地方文献。 

  ⑵加强导读服务工作。要充分认识信息时代图书馆的职能,树立主动服务的理念,从传统的整理文献工作逐步深化到文献所包涵的各种专题信息单元的开发利用,从“等客上门”的借阅服务转变为主动、全面提供信息服务。在新技术运用日益普及的今天,还需掌握和运用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数据库等现代信息技术,明确信息开发工作定位,活化静态资料,强化导读服务。 

  3.2加强协调,完善规划,资源共享与特色建设并重 

  ⑴加强顶层设计,统一规划协调。建立健全收集制度和机构,制定地方文献资源布局实施方案和长远规划,使同系统和同地区之间的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的收藏和分布形成统一的、各具特色的、协调优化的整体。建立地方文献资源保障体系,与档案馆、博物馆、方志馆联合共建各类型专题数据库。将地方文献资源的共享建设纳入全国各地的“共享工程”中,集中联合编目,统一标准,实现馆藏共知,从地方文献资源的采集、数据库建设、提供与利用等方面进行协调与合作,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 

  ⑵充分体现地方特色。根据所处地区现实状况,充分开发地方文献资源,建立一个既符合地方文献资源共享体系要求,又充分体现地方文献特色的保障机制。有条件的馆可以侧重于地方经济、文化、城市发展、工农业发展、生态、旅游资源、美食文化、地区名人及传统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方面进行。根据每个馆的特点,合理确立收集方向,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分工协作,资源互补,使地方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工作更具特色,更为完善。 

  ⑶加快地方文献数字化和网络体系建设。由技术力量强的大学馆牵头,采用统一标准,建立统一的网络资源,统一的入口,通过目录、数据库、标识典藏地和搜索平台,整合各馆地方文献。在分阶段、分步骤地建立各类地方文献数据库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地方文献数字化工作,制作联合目录,逐年增加数据,逐步更新数据,实现一站式数字化服务。 

  4 结语 

  总之,现代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等新兴技术的兴起,使得地方文献在更大范围内实现共建共享成为可能,并将在地方文献数字化的建设进程中,通过多方位的服务得到快速发展。图书馆应把握机遇,更新理念,深入挖掘自身优势,通过建立共享协议联盟和馆际资源共享网络,更好地开展文献资源网络共享服务工作。 

  参考文献 

  [1] 潘婷.高校图书馆参与地方文献资源共建共享探讨[J].江西图书馆学刊,2010,3:35 

  [2] 纪小丽.高校图书馆利用地方文献提升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探讨[J].科技资讯,2015,34:222-223 

  [3] 赵涛.浅谈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的收集工作[J].图书馆员,1992,2:7-11 


特别说明:本站仅协助已授权的杂志社进行在线杂志订阅,非《贵阳市委党校学报》杂志官网,直投的朋友请联系杂志社。
版权所有 © 2009-2024《贵阳市委党校学报》编辑部  (权威发表网)   苏ICP备20026650号-8